風雅的煎餅
2011/04/04
中文當中大家熟知的「仙貝」──日文漢字寫作「煎餅」、讀音「せんべい」(senbei),取其音,才將這種食品寫成了中文「仙貝」。本篇文章,以下就暫且稱呼「仙貝」原名──「煎餅」吧。
「煎餅」這類食物起初傳自中國,原義是指:以穀物的粉所製成的食物。這麼說來,蔥油餅、烙餅、山東大餅,都叫做煎餅沒錯。但日本人倒是不太吃這類麵食,因此一般標榜「煎餅」的,倒不真是過「煎」,幾乎都是指經過或烤或炸,製成一片片酥脆口感的食物,並非主食,而是點心。
「煎餅」種類何其多,難以一言道盡。不過一般最常見的、印象中的日式「煎餅」,大多是用米做成的「米菓煎餅」,塗了一層又甜又鹹的醬油、有時還包片海苔。但是在京都,這可是少數派呢!
逛一圈京都的和菓子賣場,便會發現許多顏色偏淡、看似鬆軟的小圓餅。別懷疑,他的確是「煎餅」的一種。這叫做「麩燒煎餅」。
MIYABI的讀者們是否記得,在三月份曾為大家介紹過「麩」這種「高級麵筋」?這麼說來,難道京都的煎餅,也是用「麵筋」做成的!?
不不不,「麩燒煎餅」的「麩」字 ,只是個幌子。這是用「糯米」做成的煎餅。和「米」製煎餅不同,糯米做成的「麩燒煎餅」,有種特別鬆軟的口感,像麩一般,因此得名。「麩燒煎餅」鬆軟、淡雅、清香的感覺,和關東地區重口味的醬油煎餅不同。飲食文化果真與地域特色有很深的連繫。
京都堪稱最有名的「麩燒煎餅」,是「龜屋良永」這間店的產品「御池煎餅」,甚至連外包裝都請到有名的版畫家──棟方志功來題字呢!據說這裡的麩燒煎餅,口味及甜度都很淡,但正因為清淡爽口,所以會一片接一片地上癮。
下次造訪京都時,請一定要逛逛和菓子賣場,仔細瞧瞧,令人訝異的是,京都的「麩燒煎餅」無所不在!
本文照片為「亀屋重久」的柚子麩燒煎餅「おむろ」,有柚香及清甜,非常美味:
http://shop.kyotodays.jp/fs/kyotoseikatsu/c/028/
「亀屋良永」的「御池煎餅」是京都麩燒煎餅的代表:
http://www.digistyle-kyoto.com/…/hyakumikai/kyogashi/kameya…
http://r.tabelog.com/kyoto/A2602/A260202/26000644/